消费新媒网 -> 消费-> 内容

长马EZ-6能否打造合资B级轿车新价值标准?

来源:易车网 时间:2024-06-13 08:25 阅读量:17075   

“新能源大潮下,合资品牌都在寻求走‘合资模式2.0’路线,简单来说,就是用中国品牌的电动化能力赋能合资品牌深厚的造车底蕴,弥补短板,充分发挥双方特长,实现1+1>2的效果。官宣合作的合资品牌很多,但真正成功跑通‘合资模式2.0’,并会在今年推出量产车型的,目前也还只有长安马自达。”北京车展期间,长安马自达汽车销售分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吴旭曦这样向兵哥表示。

率先推出合资纯电平台车型

随着中国车市新能源产品的渗透率持续增长,以及合资车企销量进一步下探,今年北京车展一个明显的迹象是,过去20-40年长期获取中国市场“红利”的合资车企,仍在全力反击。而其中,长安马自达发布旗下全新纯电数字平台的全新B级轿车MAZDA EZ-6,尤其引人关注。

作为2021年马自达中国业务调整以来的经营实体,在中国车市近几年电动化、智能化的浪潮中,长安马自达的销量也持续下滑。一年之前,同样在另一场国际性车展上海国际车展的前夕,马自达首次公布了中国市场电动化时代的转型战略和目标愿景,以及和长安汽车建立全新合作模式的全新战略。

除了将此前位于日本广岛总部的中国业务战略职能移交至上海的马自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编者注——马自达100%控股)、快速推动马自达在华战略制定与实施之外,还宣布与长安汽车构建超越传统合资车企的合作框架,建立全新的合作模式,推进新能源车型的共同开发。

此后,马自达和长安汽车分别向长安马自达派遣开发团队,利用马自达在设计、驾驶方面的优势,以及长安汽车在电动化、智能化技术领域的优势,针对中国市场开发全新的电动数字平台及相关车型。此次亮相北京车展的EZ-6,正是该平台首款车型。

“从产品开发到今年北京车展全球首秀,EZ-6大踏步到来,率先杀入合资新能源B级轿车市场,这证明长安马自达已成功跑通‘合资模式2.0’,成为新合资时代下首个推出智能电动化产品的车企。”吴旭曦表示。近2年来,丰田宣布与广汽合作,大众入股小鹏,包括现代、奥迪也在考虑和中国车企合作开发电动车,但目前成功实现“合资模式2.0”,并将在今年推出量产车型的,兵哥印象中确实只有长安马自达和东风本田的“灵悉”。

EZ-6,仍然是“人马一体”的

“未来长安马自达在中国市场投放的车型,都是非常棒的产品。”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总裁住岡敬接受兵哥采访时表示。而此次采访,也是住岡敬以长安马自达总裁身份最后一次接受中国媒体采访。4月30日,马自达官方宣布,圆满完成2年任期后,住岡敬正式卸任长安马自达总裁一职,松田英久将接任住岡敬担任长安马自达总裁。

马自达官方表示,住岡敬担任长安马自达总裁期间,导入了马自达全球战略级车型MAZDA CX-50行也,并参与推动了马自达和长安汽车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深度合作,打造了“合资模式2.0”。而随着EZ-6北京车展的全球首秀,住岡敬也推动长安马自达向成为合资第一新能源品牌的愿景迈出了一步。

“所有车企都会讲驾驶,但真正让消费者对汽车品牌的驾驶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多,这其中一定有马自达。EZ-6的驾乘愉悦,也一定会深入消费者心智,接下来这款车会在全国开启试驾,希望大家能亲自感受电动化时代下,马自达车型那种仍然‘人马一体’的操控感”,吴旭曦表示。

尽管此前也推出过CX-30这样的电动车,但EZ-6,无疑才是长安马自达全面转型电动化赛道的首款新能源旗舰轿车,这也是合资品牌中,首款基于领先纯电平台的电动轿车,新车将提供纯电BEV和增程REEV两种动力选择。同时,凭借马自达在动态驾控领域深厚的调校,EZ-6将在电动化时代重塑“人马一体”信仰,打造电动时代的“新E代弯道王”。

吴旭曦表示,EZ-6将锚定合资B级轿车市场,以及外资C级电动车市场,为消费者户提供在比亚迪这类自主品牌、特斯拉这类外资品牌之外,更具品牌文化底蕴、匠心造车品质的“第三种高价值选择”。

而EZ-6的目标用户,则分为三个群体。首先是长马老用户和“马粉”,他们对长安马自达首款纯电平台车型的到来渴盼已久;其次是信赖合资品质的用户,当前合资B级轿车市场只有雅阁、迈腾和凯美瑞等这些传统燃油车,EZ-6首次提供了纯电和增程产品供广大消费者选择;最后是那些喜欢电车,但又看重设计、安全、操控、品质的新能源用户。

合资新能源B级车价值标杆

吴旭曦表示,“EZ-6将打造合资新能源B级轿车的标杆”。

除了传承马自达惊艳的“魂动”设计理念和操控上的“人马一体”品牌精髓之外,作为“合资模式2.0时代”推出的全新数字电动平台产品,EZ-6还拥有合资新能源最强的智能化实力,实现了全新设计标准、全新智能标准、全新安全标准、全新驾控标准、全新品质标准,并且搭载了同类产品中多个行业首发配置。比如说,EZ-6是合资新能源B级轿车中首个搭载14.6英寸高清触控大屏的车型,是合资新能源B级轿车首个配备智能电动尾翼的车型,也是合资新能源B级轿车首个配备零重力座椅的车型,同时还是合资新能源B级轿车首个同时提供纯电和增程动力选项的量产车型等。

从目前传出的产品信息看,EZ-6长、宽、高分别为4921毫米 、1890毫米、1485毫米,轴距2880毫米,妥妥的B级轿车尺寸。EZ-6的设计主题是“Authentic x Modern”,将马自达的纯粹美感与适合电动时代的先进现代感相结合,车身整体展现出简约、流畅且舒展的“时尚轿跑风格”,新车共提供8款颜色,其中包括流光金与朗月灰两款全新的车漆色。

智能化方面,EZ-6也为合资新能源B级轿车建立了全新标准,是合资新能源B级轿车首个搭载14.6英寸的高清液晶触控大屏的产品,配备了7纳米制程高通骁龙8155芯片,为车主打造超越同级的智慧座舱体验,全场景可见即可说。智慧座舱拥有包括小憩模式、恒温模式、关怀模式、隐私模式、洗车模式和露营模式等在内的13种情景模式,并配备了14扬声器高端定制SONY高级环绕声系统。同时,新车还配备了合资新能源B级轿车中的首个零重力座椅。

而在马自达素以为傲的驾控方面,基于打造动电动化时代“新E代弯道王”的产品设定,马自达针对EZ-6的动力输出曲线进行了重新拟合,达成了既具有马自达驾驶感,动力又强的全新电车标定。而且车辆还拥有 3+N驾驶模式,即ECO、Comfort、Sport以及用户自定义驾驶模式。此外,EZ-6还配备了合资新能源B级轿车的首个智能电动尾翼。

安全上,EZ-6车身高强钢占比达到66.25%,其中顶盖横梁采用1500Mpa级的世界最高强度冷轧钢,而7横5纵的“全钢笼式结构群”,让EZ-6拥有了出色的被动安全。电池安全方面,EZ-6以最高20倍国标通过了相关的严苛验证,耐撞击、耐挤压、不起火、不爆炸。

为什么是长安马自达?

电动化、智能化驱动的中国新能源市场趋势,以中国品牌市场份额+新能源市场渗透率双双超过50%的数据,给了当下合资品牌巨大的压力甚至打击。而中国车市新能源趋势的演进,至少已持续3年时间,那些在中国车市曾经赚得盆满钵满的大众、通用、日产和丰田系等在华合资企业,为什么转身不易?成功打造“合资模式2.0时代”的先机,反而让长安马自达这样体量看似不大的企业抢得?

而在兵哥看来,长安马自达率先跑通“合资模式2.0”,并率先在合资企业中推出基于全新电动平台的产品,可能有很多原因,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恰恰就是马自达的全球体量、尤其是在华体量不是太大,故在和长安汽车的合资合作中,基于中国市场现状而采取了务实、有效的战略。

199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后,历经和海南汽车的合作,直至成立一马、长马“北南二马”,再至2021年战略调整所有业务整合至长马,尽管有转子发动机、创驰蓝天技术、压燃发动机、GVC加速度矢量控制系统、i-DM人马一体驾驶评价系统和魂动设计等一系列个性化标签,但马自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其实一直不大。统计数据显示,进入中国车市30多年来,目前马自达在华用户累计也就在390万左右。而从马自达和长安汽车的全球销售数据来看,2023年,马自达全球销量120万辆左右,而长安汽车则超过了250万辆。

更重要的,从全球看,马自达在应对全球车市电动化的趋势上,也相对保守。直至2022年年底,马自达才公布了一项超百亿美元的新能源资金规划。照此战略规划,马自达预计2025年才会在中国市场推出全新的电动车型。但中国车市新能源趋势的快速演进,显然等不得长安马自达迟到2025年才推出电动化车型。

坚守自身战略还是和长安汽车达成新合作模式?忍疼丢掉中国市场还是快速响应抓住这个市场?马自达,显然聪明和务实地选择了后者。

“长安汽车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拥有领先的实力,而马自达在设计、操控、安全领域则有深厚造诣。两家百年车企造车底蕴和科技实力的加持,为长安马自达在电动化时代,快速引领合资新能源价值向上奠定了坚实基础。“吴旭曦表示。

北京车展上,前来见证EZ-6全球首发的马自达株式会社社长毛笼胜弘也明确表示,“10年前,对于长安马自达来说,更多的是引进马自达相应的产品技术和生产技术。但从现在乃至未来,从中国电动市场发展方面考虑,长安马自达会更多地引进长安汽车先进的电动化、智能化技术。”

除了EZ-6首秀,长安马自达第二款电动车的概念模型——MAZDA“创” ARATA也同步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亮相。该款车的量产车——一款电动SUV同样由长安马自达和长安汽车深度“共创”,并将于明年量产并投放市场。“未来,随着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新能源车型的推出,长安马自达在新能源产品的开发领域将逐步走向‘独立自主’,在设计、技术领域不断力求实现独立开发,更快响应中国市场用户需求,做到‘无长安,无马自达,只有长安马自达’的新‘合资模式2.0’。”吴旭曦这样向兵哥表示。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